日前,國家廢除高校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的傳言引發社會關於學校等級與均衡教育配置的熱議。今年以來,廣東省在學校等級措施上也有變化,如省教育廳規定:“義務教育學校門口不再懸掛等級學校牌匾”。記者走訪發現,部分學校仍懸掛等級牌匾,理由是“這是榮譽,捨不得摘”。(12月3日《清遠日報》)
  將學校分為三六九等,對教育均衡化發展來說,原本就有失公允,不僅影響學校的平等競爭,也影響學生的升學、就業等一系列問題。正因為如此,近年來國內取消重點院校的呼聲與日俱增,而對於中小學校,一些地方也相繼出台有關規定,要求義務教育學校門口不得懸掛等級學校牌匾。儘管規定如此,但現實中不少學校卻對此熟視無睹,“捨不得摘”的理由看似冠冕堂皇,實則是一種教育矯情,折射出學校教育存在的懸浮心態。
  在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的年代,評定學校等級,給學校發等級牌匾或許可以看作是一種激勵手段,以此形成學校之間的你追我趕,對於活躍教育氛圍有一定作用。隨著教育水平的逐年提高,追求教育公平,打破教育等級束縛已成為發展的趨勢。學校分等級最直接的影響顯而易見,對於學生來說,就讀差等級學校的學生從小容易形成心靈陰影,不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;對學校來說,無形中會助長等級高的學校多收費,同時導致學校之間的教學水平差距拉大,不利於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。在此背景下,教育部今年8月發佈了《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(試行)》,強調要實行均衡編班,不分重點班與非重點班等規定,目的是平等對待學生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。廣東省今年初出台相應規定,要求義務教育學校門口不再懸掛等級學校牌匾,不得進行等級學校宣傳。這些規定的出發點無非只有一個,那就是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,使之回到平等的起跑線上。
  學校面對教育主管部門下達的規定,理應做到令行禁止,而現實中不願意摘除等級牌匾的現象普遍存在,一定程度上都抱著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”的僥幸心理,畢竟主管部門不可能所有學校門口進行巡視,再者即使被髮現沒有摘除牌匾,也沒有相關處罰措施,這就導致學校門口牌匾出現“巋然不動”的局面。
  面對質疑,“這是榮譽,捨不得摘”的理由未免太過牽強,一則學校等級牌匾多年前所掛,即使是榮譽也僅僅代表過去,躺在過去的“功勞簿”對新時期教育發展未必有好處;二則學校榮譽不是靠牌匾得來,更多的是民眾口碑,學校培養出優秀人才才是硬道理,將等級牌匾當作榮譽,本身就缺乏對教育發展的正確認識。從這個角度說,一塊牌匾雖小,透露出的問題卻不容小覷,學校及教育部門應當反思。
  文/林蕭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“捨不得摘”是一種教育矯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mpmuf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